项目申报

成果申报

信息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科学家故事  > 正文

武向平:播种科学的“追光者”

发布者:点击量:发布时间:2022-04-20

 
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3/13 20:11:58
选择字号:
武向平:播种科学的“追光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的一大特点便是“快”,语速快、走路快、思维跳跃快。

他不得不快——作为一位研究天体物理的科学家,致力于追寻宇宙发出的第一缕曙光,需要穿越上亿光年的距离,相比起来人的生命转瞬即逝;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理事长,为填平城乡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鸿沟,需要奔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江南北、千沟万壑。对他而言,这两件事情同样时不我待。

近日,武向平获得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我们要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武向平说。

追光,探秘宇宙

哲学家经常说的三句话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天文学家武向平探索的目标。

武向平常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人们介绍他研究的科学问题:“宇宙大爆炸理论已经被大量可靠的天文观测证实,研究者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37亿年前的大爆炸之后,宇宙经历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直到有一天,在宇宙的深处诞生了第一代发光天体,逐步照亮了整个宇宙。科学家最想知道的是,宇宙是怎么从黑暗走向光明的?”

当然,要回答这个关于宇宙的问题,难度也是宇宙级的。在武向平看来,面向世界科学前沿,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正是科学家的职责所在。

2003年,武向平提出建设一套探索宇宙最早发光天体的方案:用一定数量规律排列的天线阵,探测红移在10以上的中性氢辐射信号。为此,他走进新疆天山深处,在蓬断草枯、凛若霜晨的环境下一个人长期坚守在实验基地。由于远离人烟、交通不便,基地建设之初,他时常不喝水,患上了痛风。

经过三年建设,南北4公里、东西3公里,两条基线组成的大型低频射电干涉望远镜阵列(21CMA)诞生,共计10287只天线。

作为世界上最早建成并专门用于搜寻宇宙第一缕曙光的项目,21CMA率先获得了低频波段的宇宙图像。更重要的是,这一探索性科学实验,为后期我国参加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SKA计划分为两个阶段建设,分别在2024年和2030年完成,建成后将会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射电望远镜。作为SKA主要发起国和成员国,中国SKA清晰的科学目标和发展路线图已经确立。

目前,武向平担任SKA中国首席科学家,他相信:“这个遥望宇宙的巨眼,将带来全新的宇宙信息。它追寻到宇宙的第一缕曙光,必有中国的贡献。”

“中国天眼”FAST验收后,武向平又担任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负责科学目标的遴选。2021年4月,“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正是在以武向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射电天文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上升,未来10年将迎来射电天文发展的黄金时期。

奔走,播种科学

“同学们,你们对宇宙好奇吗?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宇宙的浩瀚……”2021年4月,远在祖国边疆的呼伦贝尔市一所小学开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武向平活泼地做了开场白。

10多年来,像这样的科普讲座,武向平每年坚持开30至40场,奔走在祖国大地上。无论是在丽江一所仅有83名纳西族小朋友的学校还是在革命老区延安一所仅剩27名学生的小学,亦或在湘江战役旧址的瑶族留守儿童的学校,都不曾改变为青少年科普事业尽已所能的初心。

他注意到,越来越多青少年热爱天文。从孩子的眼睛里,他看到了光,那是求知若渴的热情。他们身体坐得笔直,踊跃举手提问:“星星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比宇宙大的是什么”“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外太空有没有硅基生命”……这些脑洞大开的问题,更加激发出武向平身体力行干科普的热情。

武向平还担任“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工作委员会主任,带领一支科普队伍赴全国各地开展科普巡讲。“尽管每一次科普巡讲时间短、听众相对少,也许只有1000人,可如果在1000个孩子中间,未来有1个科技领军人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有义务把他们发掘出来,激发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志向。”武向平深有体会。

在他看来,“大手拉小手”科普教育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家的创新大手拉起稚嫩小手,把科学的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中,让它生根发芽。

“科技实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少年强则科技强,科技强则中国强,我们要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学的翅膀。”武向平强调。

建言,心系科普

“愿意做科普的科技工作者不够多”“科技资源配置不平衡”“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不足”……谈论起科普工作来,武向平似乎总是在“批评”,不怕得罪人。

实际上,在亲力亲为积极传播科学知识同时,他也坚持为科学教育、科学普及等建言献策。他曾参与修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我国科普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长,为我国的科普事业发展和规划提出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建议。

他看到许多西部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生尚无法直接接触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外部世界,与城市同龄学生在科学素质方面的鸿沟依旧存在。为此,他多次利用中国科协、院士、全国政协的平台,呼吁科技资源要向农村、西部、山区倾斜。“城乡科学素质的鸿沟是阻碍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科技资源配置特别是师资力量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而针对科学家如何做好科普的问题,武向平更加直言不讳:“过去有人觉得科学家做科普是不务正业,科研搞不下去才做科普,现在这样的观念一定要转变。反而,并非每位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优秀科学家都能成为合格科普者。”

他曾用一个案例说明做好科普的要义,科学家需要学会科普语言,提高自身素质和包容性。“曾经参加某雾霾研究成果大会,在座的都是和我类似的科学家,但听完报告后一头雾水,终究没有明白雾霾的机理。”而霍金的《时间简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影响了一代代人,足以证明科学家做科普能够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力。

对此,他建议,科普要想老百姓能理解,就要从百姓关心的问题着手,比如食品安全、医药健康;还要定期举办一些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科普活动,比如孩子们自己做一些小科技作品向社区居民展示并普及知识,带动家长一起互动交流。

此外,针对青少年科普存在的问题,武向平还在《人民日报》上发文,一针见血地:“我国在中小学已经开设了科学课程,但能够承担科学课程教育的专业老师匮乏。在西部和偏远地区,这一情况尤为突出。与此同时,不少学校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较少讲授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缺乏科学教育完备体系。科学素质教育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与科技强国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从研究员到院士,武向平几十年如一日一刻也不曾松懈,好像一台永动机,总是充满能量。致敬播撒科学的“追光者”武向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