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

成果申报

信息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科学家故事  > 正文

黄旭华院士迎百岁寿辰:一句誓言,一辈子事业

发布者:点击量:发布时间:2024-03-06

 
作者:欧亚戈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3/6 14:50:18
选择字号:
黄旭华院士迎百岁寿辰:一句誓言,一辈子事业

 

2月24日是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百岁生日。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成员曾来到黄旭华办公室采集手模,并记录下了黄旭华院士的风采。在黄旭华院士百岁生日前夕,项目组将他的手模寄往武汉,祝他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2020年8月19日,正是“火炉”武汉最热的时候。项目组早早起床,吃完热干面,已经浑身是汗,匆忙赶回宾馆重新换上衣服,按照约定时间抵达黄旭华院士所在单位。

一位鹤发童颜、衣着朴素的老人,拄着拐杖,蹒跚而至。“请问……是黄院士吗?”项目组试探地问,面前朴实无华的这位老人,让人很难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联系在一起。

黄旭华院士(项目组供图)

老人点点头,露出和蔼的笑容。已是鲐背之年的他,仍坚持每周到办公室工作。虽然已是96岁高龄,但黄旭华院士身体非常好。“从我的家到办公室,刚好1000步。”他对于自己的“锻炼方式”非常自豪。

“参加会议,我经常是三个‘最’,年纪最大,工龄最长,党龄最长。”黄旭华笑着说。黄旭华1924年生,1949年入党并参加工作,无怪乎经常是“三个最”。“有资料说您是1924年生,有的说1926年,哪个正确呢?”“身份证上是1926年,以身份证为准吧。”他的回答引来大家哈哈大笑。

黄旭华说自己“党龄最长”,听起来轻描淡写,项目组事后才知道,他于1949年春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来学校抓人,黄旭华因反应机敏躲进宿舍水房逃过一劫,而他的同班同学共产党员穆汉祥则不幸被特务抓住,20多天后被残酷杀害。

采集过程接近一个小时,项目组几次请黄旭华去沙发椅上休息,但他坚持在离项目组最近的椅子上坐着,看着大家,陪大家说话,直到全程结束才起身回到沙发椅上,显示出他对项目组的工作很重视、很尊重,对年轻人也很爱护。黄旭华的身边工作人员提起他,首先说起的不是他的技术、贡献,而是他关怀职工、体恤家属的动人故事与见微知著的感人细节。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他在核潜艇研制过程中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同事的信任、下属的支持,顺利推进。

手模采集拍照留影,一开始他表情略微不够自然,他的秘书掏出手机给他一边拍照,一边说:“这张要发给李阿姨(黄旭华夫人李世英)看。”黄旭华瞬间露出温情的笑容。

1956年黄旭华与李世英在家中举办婚礼时的合照(黄旭华供图)

黄院士称夫人李世英为“三品”夫人,集品德、品质、品味于一身,家庭美满。一家人酷爱音乐,经常举行家庭音乐会,从俄语唱的俄罗斯民歌,英语唱的美国黑人歌曲,到《欢乐颂》《阳关三叠》《米赛亚》《圣诞之歌》,曲目广泛,其乐融融。

黄旭华院士与手摸采集团队合影(项目组供图)

手模采集完成后,项目组希望他写一句寄语送给全国的青少年,一开始他予以婉拒。项目组再三请求,说其他科学家都题了。他的秘书见状说:“请你们先回避,我们商量一下。”过了一会秘书说:“请你们进来吧。”黄旭华拿着一张白纸,准备题词。只见他写道:“一句誓言,一辈子事业。”

 

 

 

黄旭华手写寄语(项目组供图)

作为最先进的海军装备之一,核潜艇诞生于1954年,美国、苏联等都先后拥有了核潜艇。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潜心参与核潜艇研制,母亲和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父亲和二哥去世他都没有回家,家里有很多怨言。后来他的工作逐渐解密,母亲把兄弟姐妹召集在一起,说了一句话:“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得谅解。”就讲了这么一句话,让黄旭华热泪盈眶。

2014年黄旭华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他在采访中说道:“从1958年以来,我没有离开这个岗位,我献出了一生,我无怨无悔。”“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也许是黄旭华一辈子最好的写照。

题完词,项目组希望像其他科学家那样将寄语录成视频,“就一句话”,然而他婉拒了。2020年9月19日“科学家手模墙”揭幕后,科学家寄语视频公布,反响强烈。项目组向黄旭华院士的秘书报告了视频反响情况,同时表示没有录制黄院士的视频殊为遗憾,是否可以补录,或者用手机录一段音频作为画外音。回复是:“黄院士说,多多宣传其他的科学家,我们尊重黄院士意见。”

2021年10月28日,黄旭华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的捐赠,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起到‘种子’的作用,引起社会的响应,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关心、支持科研、教育和科普事业。”黄旭华所获得的各类奖金逾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国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业。

(作者系“科学家手模”项目创意提出者和项目组组长、中国科技馆观众服务部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王艳明:《誓言无声铸重器:黄旭华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黄旭华》,2014年2月10日。

李祺瑶:《到中国科技馆和袁隆平孙家栋屠呦呦黄旭华“击掌”,大科学家双手的故事》,《北京晚报》202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