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将于2022年完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钟红恩在发布会上介绍:“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高水平科学实验柜、舱外的载荷挂点、暴露实验平台及巡天望远镜等研究设施,将支持开展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和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多个研究领域,近百个研究计划和上千项科学研究。”
获得大量科学数据和样品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安全返回地面,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完美收官。
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中国空间站建造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主要任务目标是全面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相关的关键技术。
2020年以来实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共6次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任务目标,为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钟红恩介绍,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将近1年时间,空间应用系统全新研制的有效载荷在轨工作稳定、状态良好,与相关系统的接口协调、匹配,下行了大量科学实验数据和样品。
空间应用系统也在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具体包括,新一代应用任务天地一体化系统方案得到验证;国内首次在轨实现基于先进通信协议的高可靠、大带宽光纤通信网络,具备分布式大容量数据存储和高速在轨计算能力;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已成为国内首台、国际上第二台在轨运行的同类研究设施;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首创磁悬浮和喷气悬浮双层隔振方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次获得天地往返延迟优于2秒的遥科学实验能力,高效支持在轨科学实验等。
“这些工作为后续空间站任务在轨建造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钟红恩强调。
“问天”“梦天”待命
郝淳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任务安排,2022年我们将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包括5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6月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7月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10月发射空间站梦天实验舱。”
钟红恩介绍,空间应用系统在空间站舱内安排了14台高水平的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并在空间站舱外安排了3个大型载荷挂点、2个暴露实验平台以及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巡天空间望远镜等“旗舰型”研究设施。
“这些设施将支持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和地球科学、空间新技术与应用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在宇宙和天体的起源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基础性、前沿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发现,在基础物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和燃烧科学等重点研究方向取得科学突破,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钟红恩指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介绍,“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里都可以开展密封舱内和密封舱外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其中,梦天实验舱还配置了一个货物气闸舱和一个舱外展开试验平台。
“今后需要在舱外安装的科学试验设备,可以通过货运飞船运送到空间站,再通过货物气闸舱把载荷送到舱外,由机械臂或者航天员把它安装到舱外的平台上,就可以实现舱外试验项目不断更新。”杨宏表示。
目前,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在地面的研制进展顺利,两个实验舱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完成正样出厂、发射场测发和在轨测试,按计划完成建造任务。
空间巡天望远镜明年发射
郝淳在发布会上提到,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郝淳表示,“我们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据悉,空间站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将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
“特别是,明年我们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郝淳期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