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家发现并命名重庆恐龙新种:长生黔江龙 |
西南地区首个鸭嘴龙类恐龙,为晚白垩世东亚恐龙动物群间交流提供证据 |
近日,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队、重庆市黔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云南大学和国家自然博物馆联合发布研究成果。科研团队发现并命名了一个新的鸭嘴龙超科恐龙物种——长生黔江龙。
长生黔江龙是重庆地区首个被正式命名的鸟脚类恐龙,也是发现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鸭嘴龙类恐龙。该发现为东亚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佐证,相关研究已在国际地质学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在线发表。
长生黔江龙骨骼和生态复原图。
?
鸭嘴龙超科是一类长有鸭嘴状头骨吻部和复杂齿排的鸟臀类恐龙。该类群由禽龙类演化而来,生活在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末期,全球几乎所有大洲均有分布。
鸭嘴龙超科的早期分支类群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族群,该族群反映了早期分支禽龙类向鸭嘴龙科转变的过渡形态,主要分布在白垩纪的亚洲,特别是中国北方和蒙古南部。相比之下,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白垩系的化石材料极度稀少,这制约着对东亚早期分支鸭嘴龙类恐龙系统演化的认识。
长生黔江龙的属名取自化石标本产出地——重庆黔江区,种名来自首次报道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的古生物学家王长生。
“长生黔江龙的发现和整合研究,有助于理解非鸭嘴龙科鸭嘴龙类恐龙在骨骼形态学、系统发育学和古生物地理学方面的进化史,对限定上白垩统正阳组的具体时代范围意义重大。”该论文第一作者、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地质队研究员代辉说。
长生黔江龙的发掘和修复过程。
?
长生黔江龙展示了一系列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的典型特征,包括轻微偏移的齿骨齿冠主脊和缺乏向前弯曲趋势的坐骨远端脚状突。此外,该类群的化石材料还具有一些常见于鸭嘴龙科却很少发现于早期分支鸭嘴龙类的“进步”特征:如前齿骨的边缘小齿呈近梯形;肠骨中央板后背边缘强烈凹入等。
长生黔江龙的一系列特征反映了从早期分支鸭嘴龙类向鸭嘴龙科演化过程中的骨骼形态转变。系统发育分析也证实了该类群处于鸭嘴龙科以外的进化树的较高位置,在支序关系上略低于特提斯鸭嘴龙、始糙齿龙和张衡龙。这些实验分析均表明长生黔江龙是一类晚期分支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恐龙。
由于正阳组中缺乏可用于定年的微体化石和凝灰质沉积物,有关黔江地区正阳组绝对年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长生黔江龙的发现为评估正阳组顶部时代范围提供了全新视角。研究人员建立的系统发育框架发现了8个同长生黔江龙亲缘关系较密切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恐龙;它们构成了一个横跨晚白垩世晚期的时代组合。
基于中亚和东亚晚白垩世恐龙组合数据的层次聚类图谱。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精确地获得上白垩统正阳组的具体时代,未来针对整个岩组化石和可测年沉积物的连续采集将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主要作者、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张玉光说。
科研团队还应用层次聚类分析,发现所有同正阳组密切相关的岩组及其恐龙化石组合均被限定在晚白垩世晚期,这与根据系统发育框架和年代数据得出的正阳组顶部时代推论一致。
该论文通讯作者、国家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邢海认为:“该研究证实了晚白垩世晚期中国南方和蒙古南部之间的生物地理学联系和恐龙动物群交流,并且同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的黔江龙和近鸭嘴龙之间的姐妹群关系吻合。”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retres.2024.10599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