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申报

成果申报

信息快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技奖励  > 正文

重庆大学5项成果喜获2016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发布者:点击量:发布时间:2017-03-15

近日,重庆市科委已完成了对2016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拟奖名单的公示。共拟奖自然科学奖11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100项,其中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各1项,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5项。

我校主持完成的“微型动能能量收集器关键技术”获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精密绿色数控制齿关键技术及装备”、“多维多场耦合作用下多尺度煤岩体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高性能系列无机高分子水处理混凝剂研究与应用”、“搅拌反应器混沌混合强化技术及应用”4个项目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最多的一年。

光电学院温志渝教授主持完成“微型动能能量收集器关键技术”获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成果发明了微型共质量块悬臂梁阵列压电能量收集器,建立了双向耦合分布参数模型,成功研制出实用样机,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先进水平;率先提出了复合微能源系统新概念,发明了基于电磁-压电机理的复合微型振动能量收集器新结构,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揭示了复合微型能量收集器的内耗机理;发明了基于颤振和涡激振动的微型风致振动电磁能量收集器、微型复合能量收集器新结构;发现了二次涡激效应,创造性提出了带锯齿阻流体新结构,有效抑制了二次涡激,实现了在智能引信系统的开创应用验证;发明了MEMS无源振动开关、微机械继电器、微型能量收集器输出管理电路和复合微能源电源管理电路,实现了微型能量收集器输出电能的快速有效存储与释放。

机械学院王时龙教授主持完成“精密绿色数控制齿关键技术及装备”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研发了制齿机床创新结构库及系列高精度关键功能部件;研制了制齿机床热平衡及热误差补偿技术;研发了基于数字包络的齿面精密加工技术;研发了面向定制需求的制齿成套工艺优化技术。取得的创新成果满足了风电、航母、汽车等对精密绿色制齿技术及装备的迫切需求,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在典型制齿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形成了大型风电、大型船舶、客车、轿车齿轮产品批量化精密制造能力,三年新增销售收入达40亿元,引领了制齿行业的技术进步。


资源及环境工程学院尹光志教授主持完成“多维多场耦合作用下多尺度煤岩体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研发了“多维多场耦合作用下多尺度煤岩体力学试验系统;建立了多场耦合煤岩力学和渗透率模型;低渗煤层瓦斯高效安全抽采技术体系。该项成果为煤岩体力学性质、瓦斯运移规律、煤岩体变形及破断规律的试验研究提供了设备支撑,实现了该领域的设备创新;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超远距离被保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煤岩体裂隙发育、演化规律研究的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3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1.33亿元,新增利润7420.47万元。


城市建设及环境工程学院郑怀礼教授主持完成“高性能系列无机高分子水处理混凝剂研究与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针对不同污染物和应用环境,研究了系列高性能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并进行产业化应用,形成了无机混凝剂制备和应用技术,建立了有关标准体系。开发了高效聚合铝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开发了高效聚合铁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开发了系列多功能无机高分子复合混凝剂;开发了高效除磷絮凝剂;开发了无机高分子污泥脱水剂等,近三年来该系列产品已新增销售额5.751亿元,新增利润1.1502亿元,新增税收0.46亿元,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


化学化工学院刘作华教授主持完成“搅拌反应器混沌混合强化技术及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成果通过过程强化原理创新、装备创新与过程优化,实现过程强化,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搅拌反应器混沌混合强化技术。其主要技术创新点:发现了混沌混合调控流场结构以及强化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过程的规律;研发出刚柔组合桨和高粘度流体混沌混合新技术;研发出多相流搅拌强化新技术;研发出混沌电机耦合刚柔组合桨强化新技术等,项目成果在多家企业得到工业化应用,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约34.74亿元,节约生产成本约20.84亿元,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我校获奖成果充分展示了科研工作者潜心科学研究、勇攀科学高峰所取得的成就,为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科研工作者要向获奖项目组学习,潜心研究,努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不断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双一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